广泛凝聚思想共识 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研究(下)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凝聚社科理论界智慧和力量,加强全会精神研究阐释,推动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11月13日,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组织召开全省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现将研讨会上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的研讨发言分两期进行刊载,此为第二期。敬请关注。
打开改革新天地 开创发展新局面
杨映琳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强调,要以更大勇气和决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为甘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行动方向、明确了着力重点。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改革与发展相伴相生,发展与改革互促共进。这几年,我省着力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从产业链链长制到国资国企改革,从推动标准地改革到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从数字政府建设到优化营商环境,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举措,推动经济增速连续11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9个季度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事实表明,唯有改革的驱动,才会有动能的勃发。新征程上,我们应当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紧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锚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不动摇,始终围绕发展这个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抓住用好多重机遇叠加的窗口期,承接好、推进好、落实好各项改革,多出首创性、差异化的改革举措,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加快发展步伐。坚持改革探新路、发展增动能,突出问题导向,以改革破局开路,用“关键一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不断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为高质量发展积势蓄力、拓展空间。
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盘大棋局,只有从全局上谋势、在关键处落子,才能激活“棋眼”、盘活棋局,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围绕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四强”行动,对全省发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当前,面对千头万绪的改革任务,我省改革落子的关键处,必须始终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牵引,找准全省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加快破解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三个不平衡,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关键是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政策体系,深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解决好“人”“地”“钱”的问题,真正打通城乡融合发展的“任督二脉”。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关键是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推动形成“强核、壮圈、带群、兴县”多点支撑、多极发力的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强县扩权和扩权强县改革,加快形成一批工业强县、经济大县、农业富县、文旅名县,更好实现各区域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同频共振。破解产业发展不平衡,关键是要围绕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解决好农业质优价廉、工业旧强新弱、三产量大利小、要素高投低产的问题,特别是进一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在加快构建体现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迈出更大步伐。
聚焦小切口,破解大难题。在寻求“牵一发而动全身”重大改革的同时,我省的改革更需要注重“小切口思维”“小切口视角”,用好“小切口、大纵深”的方法,不断把改革向纵深推进。近期,省政府确定了23项“小切口”改革事项,都是一些为发展赋能、为民生解难、为治理提效的项目。对当下和长远的发展而言,水和电这两个领域的小切口改革是绕不开、躲不过的。水的问题。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受限于水、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受困于水、人民美好生活受制于水,这就要求我们落实“四水四定”的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以水权、水价、水资源税改革等为抓手,深挖节水潜力,服务发展大局。电的问题。甘肃既是发电大省,也是用电大省,特别是我们的新能源装机已经突破6000万千瓦,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经济、安全、稳定运行,急需研究建立新能源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加快推进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让风光大省真正“风光无限”。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我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坚持“民呼我为”,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要把群众智慧作为“最优答案”,改革有难题,群众有答案,高手在民间。应当深入基层、问计于民,对基层改革创新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蕴含的规律进行总结提炼升华,推动更多“土办法”“穷办法”成为推动改革的“好方子”“金点子”。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改革成效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的获得感就是改革的含金量。要盯着“群众的笑脸”,定期开展改革成效评估,深入了解群众对改革的真实感受与反馈意见,确保改革举措精准对接群众所盼,真正可感可及、惠及群众。
凝聚精气神,打开新天地。改革中把“四敢”要求落到实处,就是要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让干部敢为,要打破惯性思维、摆脱路径依赖、走出常规套路,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对认准的改革事项一抓到底、务求实效。让地方敢闯,要进一步树牢大干大支持、多干多支持、不干不支持的鲜明导向,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更大程度放权基层,激发各地竞相发展、各具特色、各展其能的改革动力。让企业敢干,要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机制,健全大带小、强带弱、国带民的政策体系,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稳定预期、提振信心,让企业愿投、敢投、能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澎湃活力。让群众敢首创,要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改革、推动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在全社会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作者为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李学军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甘肃视察,为甘肃发展把脉定向、指路引航,要求我们“以更大勇气和决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预期、高于全国,延续了稳中有进、向上向好的积极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甘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制约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仍然存在。省发展改革委作为经济综合部门,将充分发挥好省委省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抓住关键环节,持续推进落实,不断激发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坚持系统谋划,围绕增强市场活力抓改革。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系统推进,全面落实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各项重点任务,加快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要把有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制度规定“立起来”,加快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支持兰州开展全国优化营商环境试点城市建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政策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提级报备机制,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张网建设”。另一方面,要把不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障碍掣肘“破除掉”,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加大对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线索的查处力度,推进“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完善妨碍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受理核实、整治整改、督办回访的工作机制,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顺畅流动。
坚持因地制宜,围绕积蓄发展动能抓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健全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的有效机制,支持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链主企业培育力度,谋划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重大项目。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制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政策,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数据信息等新兴产业,推动新兴产业链价值延伸、产品提质、产业增效。三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编制实施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聚焦氢能与新型储能、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领域,加大政策指导和资源投入力度,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加快塑造发展新优势。
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推进城乡融合抓改革。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一是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等4大行动。二是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增加普惠便捷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停车及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布局,加快城市供气、供热、给排水等管网更新改造,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管廊建设。三是深入实施强县域行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加快补齐县城产业发展、市政公用、公共服务等领域短板,进一步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推进重点社会事业项目实施。
坚持合作共赢,围绕扩大对外开放抓改革。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深度参与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一是深化拓展跨省区交流合作。主动服务和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借助东西部协作、省际合作等机制,加快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合作共建,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持续推动落实与四川、广东、江苏等10省(区、市)合作协议,积极推进与西藏等省(区、市)交流合作。二是进一步畅通对外开放通道。加快构建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的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协同推进“中吉乌”公铁联运新通道和“中国—尼泊尔”公铁联运南亚通道建设,争取马鬃山口岸早日复通,在兰州布局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同时深入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探索开展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通信枢纽、信息汇集和大数据服务。三是积极吸引和扩大利用外资。严格执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要求,推进电信、教育、医疗等服务领域开放,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企业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政府采购和投资等。同时支持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对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产业和资源,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省装备、技术、品牌、服务“走出去”。
作者为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赵序茅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强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态环境是甘肃永恒主题和最大责任,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推动美丽甘肃建设取得新突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提供坚实生态保障。
正确认识金山银山的生态学含义。在生态学上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当前很多人对于绿水青山存在片面的理解,认为只有山是绿的,水是清的,就是绿水青山。这种观点是不符合生态学的,且对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会产生思想上的误导。比如,甘肃境内的高原冰川,河西走廊的戈壁荒野,虽然看起来并不“青”,但是它们属于独特的生态系统,在所属的环境下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造福人类。因此,它们虽然不青,依然属于生态上的“青山”。在生态学上,绿水青山就是健康的生态系统,而金山银山正是健康生态系统发挥的服务功能,人类的衣食住行、空气、药品等均来源于此。人类的生存建立在生态系统之上,只有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服务价值,这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学含义。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生态学上“山水林田湖草沙”,代表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其中涉及的7种生态系统类型,甘肃都具备。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系统是开放的,彼此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所对应代表的各种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进行关联和互动。因此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全局观念,坚持系统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荒漠化的防控中,当前重在“治”,弱在防。今后需要在“防”上下功夫。黄河流域甘肃段是重要水源涵养区和北方防沙带建设区,是中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过去对于黄河流域的保护重在“水环境”,弱在“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今后应加强黄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建立“管、护、研”一体化工作机制,维护生物多样性。全球气候变化给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生态系统等带来重要影响,尤其是外来物种入侵。现在黄河流域甘肃段和祁连山均发现不同程度的外来物种入侵现象。过去的单一部门的管理和问责机制,不足以应对新形势下气候变暖和外来入侵物种的危机,需要各部门协调一体化管理。要综合科学研究、科学检测、科普宣传、政府管理、社区管理等构建新的平台。尤其是对于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既需要政府、科研机构的研究和努力,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通过科普让公众充分意识到外来入侵物种带给当地生态系统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出境旅游一定严格遵守物种管理条例,不私自携带外来物种入境。同时,甘肃境内的气候变化具有时间与空间上的异质性和复杂性,研究甘肃干旱与陆—气耦合诸多要素的互反馈机制,有效利用气候暖湿化带来的机遇期。根据西部地区暖湿化变化的形势,提前调整农业和畜牧业布局,比如气候暖湿化对于谷类的增产有利,对于玉米的生长不利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草原物候和生长期的改变,有计划地调整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布局,利用气候变化在局部时间和空间上带来的有利机遇。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构建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当前对于生态的保护主要是以政府主导,科研机构进行配合,市场和群众参与度不够。生态保护是综合的、开放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由政府主导向问题主导进行转变,发挥市场和人民群众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比如,调查农村生态问题,传统的调查和解决方式耗时耗力。可以借助大数据与公众科普平台,让普通公众进行拍照上传,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诊断本地出现的生态问题。根据平台衍生的用户信息反馈,进行深度数据分析,为政府决策和市场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为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教授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郭 炯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
优化教育科技人才集成互促的前瞻布局。要从战略上高度认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内在一致性与特殊性,厘清其功能与边界。既要构建统一的政策框架与良好的制度环境,又要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精准对接三个领域各自的特定需求。具体来看,在教育领域,应聚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例如,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新能源、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领域,高校应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确保专业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培养具有实用技能的专业人才。在科技领域,应加大创新投入,优化科技治理架构,加强科创平台建设,激发创新潜能,重点支持省级实验室建设,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在人才领域,应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性,尤其关注“人工智能 ”人才培养。
构建教育科技人才资源融通的创新生态。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视角来推进。一是要建立系统性的要素配置体系。要以知识创新为基石,驱动教育科技人才等关键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与高效循环。为此,需要及时捕捉市场需求变化与社会发展趋势的信号,动态调整教育科技人才等核心资源的配置策略,确保教育科技人才等资源配置的方向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二是要建立系统性的主体协同框架。进一步构建包括利益共享机制、信息交流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在内的协同创新机制,明确各方在合作中的权责和成果分配。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平台,建立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并依托技术转移中心的专业化服务,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三是要构建系统性的区域发展格局。既要依托兰州建立示范区,强化教育资源的均衡布局、科技创新平台的共建共享以及人才政策的互联互通,充分释放规模效应与集群优势,也要着眼于包容性增长的目标,避免区域之间“马太效应”加剧。
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合作交流的创新高地。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需要在加强合作交流中处理好几对关系:一是因地制宜与学习吸纳的关系。既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社会结构及发展需求,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体系的内生性创新能力与自主性发展路径,也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充分了解并积极吸纳发达省份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二是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既要增加对教育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要积极与省外进行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三是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的关系。既要自主培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也要深刻认识到“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的道理,加快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既要布局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等一流人才发展平台,制定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政策,将自主培养人才、省外、国外引进人才整合到新时代人才工作中来,也要鼓励省内外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联合研究、学术访问等方式,促进知识、技术和经验的共享与融合,推动我省教育科技人才水平的整体提升。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 ”人才培养模式。智能时代要求的人才要拥有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具有人机共生思维与人工智能渗透技能,具备敏锐的创新观察意识和务实的实践创新能力。因此要加快“人工智能 ”人才培养。一是加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文理工农医等各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各学科专业建设、教材、考试评价等深度融合。例如,人工智能与数学内容、经济、法律等多个学科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和跨界能力。二是建设大模型教育应用试点。利用大模型辅助课堂教学和资源开发,打造“师—机—生”三元教学模式。建立大模型创新实践基地,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大模型支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三是优化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多维综合的基于智能技术的人才评价体系,利用智能技术优化评价过程,深度挖掘和分析人才培养效果,注重对创新能力、跨界能力和数字素养的评测。加强教师的观念转变和人工智能素养的提升,将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伦理纳入考核标准,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石”作用,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适应智能时代,并且大力提升他们运用智能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
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ag凯发k8国际的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ag凯发k8国际的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ag凯发k8国际的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ag凯发k8国际的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ag凯发k8国际的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